清明节踏青怎么来的 清明节踏青的由来

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一个节气,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“中国四大传统节日”。大家应该知道清明节也叫踏春节吧!因为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这个时候生机勃勃,非常适合郊外踏青、行清墓祭。那么,大家知道清明节踏青的由来吗?一起来看看吧!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源泉是远古农…

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一个节气,与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并称为“中国四大传统节日”。大家应该知道清明节也叫踏春节吧!因为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这个时候生机勃勃,非常适合郊外踏青、行清墓祭。那么,大家知道清明节踏青的由来吗?一起来看看吧!

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。踏青的起源,也与上巳节的出现有关。上巳节,日期为三月的第一个巳日,故而得名。

清明节踏春在《论语》中就有记载,孔子有一次与他的弟子在一起讨论人生志向,孔子的弟子曾晳说:“暮春时节,穿着刚做好的春服,与五六个朋友,六七个小孩,到沂水去沐浴,并随风起舞,洗完后哼着民间小调,踏上归途。”

孔子听后说:“我赞同你的理想。”从这里知道远在春秋时期,人们便有了暮春时节野外踏青的活动。可见,在清明时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。

杜甫用“三月三日天地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的诗句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;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诗 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”就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妙景色,以及人们倾城游春的场景。

而北宋张先的词“芳洲拾翠暮忘归,秀野踏青来不定”描绘妇女乘春游之际采撷花草,时已黄昏仍流连忘返的景况。明清以来,踏青风俗依然流行。《温州府志》记载:“清明扫墓而祭多有邀亲朋,拏舟击鼓铿金类游湖者。”

每至春回大地、草木皆绿的清明时节,人们纷纷兴致勃勃结伴前往郊外踏青,游玩、放风筝。特别是从清乾隆年间起,所修的许多地方志和地方文献中都记载了清明时节踏青、放风筝的情景。直到今天,春游踏青活动仍为人们所喜爱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(http://www.zengtui.com/)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作者小航提供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ngzai.com/246285.html

(0)
小航的头像小航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