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吃法(食用方法及禁忌)

人参的功效与作用:人参分参须,生晒参,白参,野山参,红参,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复脉固脱,安神益智,人参的作用是治劳伤虚损,虚咳喘促,自汗暴脱,人参用药禁忌是实证,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人参。基本概述药名:人参科名:五加科。别名:山参、园参、人衔、黄参、血参、地精、…

人参的功效与作用:人参分参须,生晒参,白参,野山参,红参,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复脉固脱,安神益智,人参的作用是治劳伤虚损,虚咳喘促,自汗暴脱,人参用药禁忌是实证,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人参。

基本概述

药名:人参

科名:五加科。

别名:山参、园参、人衔、黄参、血参、地精、百尺杵、鬼盖、土精、神草、海腴、金井玉阑、孩儿参、棒棰。

性味:性平、味甘、微苦,微温。

归经:脾经、肺经。

功效: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。

1、参须:以红参须为多见,性能与红参相似,但效力较小而缓和。

2、生晒参:性较平和,不温不燥,既可补气、又可生津,适用于扶正祛邪,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。

3、白参(糖参)的功效:性最平和,效力相对较小,适用于健脾益肺。

4、野山参:无温燥之性,大补元气,为参中之上品,但资源少,价值昂贵,很少用。

5、红参的功效:温补。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,长于振奋阳气,适用于急救回阳。

主治:劳伤虚损、食少、倦怠、反胃吐食、大便滑泄、虚咳喘促、自汗暴脱、惊悸、健忘、眩晕头痛、阳痿、尿频、消渴、妇女崩漏、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,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。
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3-10g,大剂量10-30g,宜另煎兑入;或研末,1-2g;或敷膏;或泡酒;或入丸、散。

药材基源: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。

炮制方法

1、白参/水参:直接采收,未经处理的人参。功效:性温和。

2、生干人参:以水清洗过,即干燥的人参。

3、太极参:以水煮过,并干燥的人参。

4、红参: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,干燥后除去参须,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。功效:温补。

5、生晒参:园参经晒干或烘干,

6、糖参:鲜根以镇扎孔,用糖水浸后晒干,

7、生晒山参:山参经晒干。

功效作用

1、人参治三、二年间肺气上喘咳嗽,咯唾脓血,满面生疮,遍身黄肿:蛤蚧一对(全者,河水浸五宿,逐日换水,洗去腥,酥炙黄色),杏仁(去皮尖、炒)、甘草(炙)各五两,知母、桑白皮、人参、茯苓(去皮)、贝母各二两。上八味为末,净磁合子内盛。每日用如茶点服。(《卫生宝鉴》人参蛤蚧散)

2、人参治心气虚损,怔忡而自汗者:猪腰子一只,用水两碗,煮至一盏半,将腰子细切,入人参半两,当归(上去芦、下去细者,取中段)半两。并切,同煎至八分,吃腰子,以汁送下。有吃不尽腰子,同上二味药滓,焙干,为细末,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、五十丸。(《百一选方》)

3、人参治胃虚冷,中脘气满,不能传化,善饥不能食:人参末二钱,生附子末半钱,生姜一分(切碎)。上三味和匀,用水七合,煎至二合,以鸡子一枚取清,打转,空心顿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温胃煮散)

4、人参治疗糖尿病,人参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况,但不改变血糖过高的程度。

5、人参对于精神病,人参对无力型和无力-抑郁型精神病,无论其病因如何(精神分裂症、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精神病,退化性精神病等),似均有治疗作用。也有认为,人参口服对器质性神经疾患仅能改善病人的一般主观症状,而无客观的明显治疗作用。

6、人参治吐血下血,因七情所感,酒色内伤,气血妄行,口鼻俱出,心肺脉散,血如涌泉:人参(焙)、侧柏叶(蒸焙)、荆芥穗(烧存性)各五钱。为末,用二钱,入飞罗面二钱,以新汲水调如稀糊服,少顷再啜。(《中藏经》)

7、人参用于急救,大剂量的人参(o.3——1两)煎服或炖服,或以人参注射液(每毫升含生药0.57克)2——4毫升行肌肉或静脉注射,可用于心原性休克的急救,或其它一时极端垂危的病人;人参与附于合用可以救治亡阳虚脱。

8、人参治阴阳不足,肺气虚弱。《滇南本草》

9、人参治胸痹心中痞气,气结在胸,胸满,胁下逆抢心:人参、甘草、干姜、白术各三两。上四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(《金匮要略》人参汤)

10、人参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,人参对于高血压病、心肌营养不良、冠状动脉硬化、心绞痛等,都有一定时治疗作用,可以减轻各种症状。人参对不正常的血压具有调整作用,或认为不同的剂量可以出现不同的作用。

11、人参定喘嗽,通畅血脉,泻阴火,滋补元阳。《本草蒙筌》

12、人参调中治气,消食开胃。《日华子本草》

13、人参还有提高视力及增强视觉暗适应的作用。与其它药物合用,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。但临床上对于实症,如由于突然气壅而得的喘症,由于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症,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,均忌用人参。

14、人参治疗神经衰弱,人参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,能提高机体活动能力,减少疲劳;对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均有-定的治疗作用,使病人体重增加,消除或减轻全身无力、头痛、失眠等症状。

15、人参主五脏气不足,五劳七伤,虚损瘦弱,吐逆不下食,止霍乱烦闷呕哕,补五脏六腑,保中守神。消胸中痰,主肺痿吐脓及痫疾,冷气逆上,伤寒不下食,患人虚而多梦纷纭,加而用之。《药性论》

16、人参止血后此药补之:大人参(去芦)二两,枣五枚。每服水二盏,煎一盏。细呷之,服后熟睡一觉,诸病除根。(《十药神书》独参汤)

17、人参治心气不定,五脏不足,恍惚振悸,差错谬忘,梦寐惊魇,恐怖不宁,喜怒无时,朝差暮剧,暮差朝剧,或发狂眩:远志(去苗及心),菖蒲各二两,人参、白茯苓(去皮)各三两。上为细末,炼蜜丸如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。每服七丸,加至二十丸,温米饮下,食后临卧日三服。(《局方》定志丸)

18、人参治营卫气虚:脏腑怯弱,心腹胀满,全不思食,肠鸣泄泻,呕吐逆:人参(去芦)、白术、茯苓(去皮)、甘草(炙)各等分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一盏,煎至七分,通口服,不拘时,入盐少许,白汤点亦得。常服温和脾胃,进益饮食,辟寒邪瘴雾气。(《局方》四君子汤)

19、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,发热自汗,眩晕头痛,反胃吐食,痎疟,滑泻久痢,小便频数,淋沥,劳倦内伤,中风,中暑,痿痹,吐血,嗽血,下血,血淋,血崩,胎前产后诸病。《纲目》

20、人参养血,补胃气,泻心火。《珍珠囊》

21、人参治虚疟发热:人参二钱二分,雄黄五钱。为末,用棕尖捣丸,梧子大。发日侵晨,井华水吞下七丸,发前再服。忌诸般热物。(《丹漠纂要》)

22、人参对胃和肝脏疾病,对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过低者,服人参后可见胃纳增加,症状减轻或消失,但对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。

23、人参治消渴引饮无度:人参、瓜蒌根各等分,生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麦冬汤送下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玉壶丸)

24、人参治霍乱心烦躁:桂心二分(末),人参半两(去芦头)。上以水一大盏,煎至七分,去滓,分温二服。(《圣惠方》)

25、人参治疗阳痿,人参在中药里,一般用作强壮剂,可以补养元气;近人的研究,证明它有增强性腺机能的作用。人参酊对于麻痹型、早泄型阳痿有显著的疗效,但对精神型无效;对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性和脊髓性阳痿也有一定治疗效果。

26、人参治肺虚久咳:人参末二两,鹿角胶(炙,研)一两。每服三钱,用薄荷、豉汤一盏,葱少许,入铫子煎一、二沸,倾入盏内,遇咳时,温呷三、五口。(《食疗本草》)

27、人参治肺脾心肾气虚证:人参为补肺要药,可改善短气喘促,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。人参治肺气咳喘、痰多者,常与五味子、苏子、杏仁等药同用,如补肺汤(《千金方》)。

28、人参主补五脏,安精神,止惊悸,除邪气,明目,开心益智。《本经》

29、人参治消渴引饮:人参为末,鸡子清调服一钱,日三、四服。(《纲目》)

30、人参治下痢噤口:人参、莲肉各三钱。以井华水二盏,煎一盏,细细呷之,或加姜汁炒黄连三钱。(《经验良方》)

31、人参疗肠胃中冷,心腹鼓痛,胸肋逆满,霍乱吐逆,调中,止消渴,通血脉,破坚积,令人不忘。《别录》

32、人参补元气,止泻,生津液。《主治秘要》

33、人参治元气虚脱证:人参能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为拯危救脱要药。人参适用于因大汗、大泻、大失血或大病、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,气短神疲,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。单用有效,如独参汤(《景岳全书》)。

34、人参治阳虚气喘,自汗盗汗,气短头运:人参五钱,熟附子一两。分为四帖,每帖以生姜十片,流水二盏,煎一盏,食远温服。(《济生方》)

35、人参治小儿惊后瞳人不正者:人参、阿胶(糯米炒成珠)各一钱。水一盏,煎七分。温服,日再服,愈乃止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

36、人参治妊娠酸心吐清水,腹痛不能饮食:人参(去芦)、干姜(炮)各等分。上为末,用生地黄汁,丸如梧子大.每服五十丸,米汤下,食前服。(《局方》小地黄丸)

37、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,短气、少气,补中缓中,泻肺脾胃中火邪。《医学启源》

食用方法

1
人参鸡粥

材料:鸡1只(约750克),人参25克(参须亦可),淮山50克,米150克。

做法:

1、人参切片(参须则剪碎),淮山、米洗净。

2、鸡洗净,去肠杂留鸡肝,切片,把鸡放滚水锅内,武火煮滚,改文火煲1小时,捞出鸡,拆鸡肉成丝。

3、把人参、淮山、米放入鸡汤内,武火煮滚后,改文火煲粥,粥将成时放入鸡肝、鸡肉丝,候滚,调味供用。

功效:补气养血,健体益颜。

主治:用于气血虚弱,身体赢瘦,容颜憔悴,精神疲乏,面无光泽;或病后体虚,老人气血不足;或劳累虚损等。

 

2
人参升麻粥

材料:人参6克,升麻3克,粳米30克。

做法:将前二味煎取汁与粳米同煮为粥。

功效:补气摄血,升阳举陷。适用于气虚月经过多,过期不止,色淡质稀清如水,面色白,气短懒言,心悸,肢软无力等症。

 

3
人参核桃仁粥

做法:取核桃仁(捣碎),白参5克,粳米100克,加水适量。煎煮成粥,放糖调味食用。每日1次。

功效:温肺润肠,补气养血,固肾涩精,使用气定喘。

主治:体虚瘦弱、腰膝酸软、阳痿滑精、夜尿频多、大便秘结,以及成年人肺结核、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高脂血症等。

 

4
人参炖乌鸡汤

材料:鲜人参2支、乌鸡半只、猪展200克、枸杞3克、姜3克、葱3克、红枣10克、盐5克、鸡粉5克。

做法:

1、先将鸡剖开洗净,猪展斩件,鲜人参洗净。

2、用锅烧水至沸点后,放入鸡、猪展煮去表面血渍后,倒出用水冲净。

3、将猪展、鸡、鲜人参、枸杞、姜、红枣放入炖盅内,加清水炖2小时,放入盐、鸡粉即可食用。

功效: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。

 

5
人参鲫鱼粥

做法:将红参30克研为细末,备用。鲫鱼去肠杂,存鳞,洗净,加水适量,放葱、姜、盐调料,煎煮约1小时,取鲫鱼汤和粳米100克,煎煮成粥后,调入参粉3克,和匀,即可食用。每日1–2次。

功效:益气补虚,利水消肿。

主治:脾气虚弱、倦怠乏力、形体消瘦,面色萎黄、面浮肢肿、食欲不振、病后体弱、产后缺乳。

用药禁忌

1、实证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人参。

2、人参反藜芦、畏五灵脂、恶皂荚,应忌同用。

3、人参忌饮茶。服人参后,不可饮茶,免使人参的作用受损。

4、无论是煎服还是炖服,人参忌用五金炊具。

5、人参不可滥用。人参是一种补气药,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,是不适宜的。体质壮实的人,并无虚弱现象,则不必进服补药,妄用本品。如误用或多用,往往反而导致闭气,而出现胸闷腹胀等症。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,以为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,这是错误的想法。无论是红参或是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、不可操之过急,过量服食。另外,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,一般来说:秋冬季节天气凉爽,进食比较好;而夏季天气炎热,则不宜食用。

6、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(含红萝卜、白萝卜和绿萝卜)和各种海味。古医书讲萝卜“下大气,消谷……”。现代研究萝卜消食利尿,与古代观点相同,人参大补元气是其最主要功能。这两者,一个大补气,一个大下气,正好抵消。故有此一忌。

7、人参忌与葡萄同吃营养受损,葡萄中含有鞣酸,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,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(www.liekang.com)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5735363@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作者小航提供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angzai.com/203320.html

(0)
小航的头像小航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